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所以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再次明确和坚定最终一定要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和决心。
所有涉及生产经营、生活的场所都要进行碳管理。2014年,我国已对包含深圳在内的7个试点城市地区进行碳管控,规定超过3000吨碳排放的企业必须要纳入政府监管,碳排放不足3000吨的中小企业也同样要遵照国家相关条例。
“双碳”承诺要求上市公司必须严格执行ESG要求,关注环境、社会、治理,担负起绿色责任,转型为绿色投资。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头部科技企业,为实现碳中和,已率先要求它的上下游的供应商、分销商也进行碳管理,实现碳中和。未来,不能满足碳排放标准、未做碳中和认证的企业,有可能在业务项目招投标上寸步难行。
碳管理正在成为一条新赛道,凭借资源、经验、数据的积累,先人一步做好碳管理的企业,能抓住更多机遇,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物业公司为建筑领域里存量最大的主体提供专业服务,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里都有物业的身影。如果物业行业范围内能实现碳中和,一定能为中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双碳目标做出巨大贡献。
既然物业行业实现碳中和是必经之路,那么目前面临碳管理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1.没有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各行业均急需碳管理员、碳中和咨询专家、认证师等人才,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科学健全的碳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当前从事碳管理、咨询及认证的专业人员在全国范围内不足万人,而有相关资历、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不足千人。
2.物业公司缺乏对双碳的全方面认识
物业公司的决策层对双碳目标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国家双碳政策不够敏感,未意识到项目进入运营期再实施碳管理会产生更大的成本压力。
3.大部分企业尚不了解碳管理的具体实施步骤
目前企业都还在观望和摸索中,物业行业普遍对碳中和事业缺乏系统性规划。很多企业只能做到对范围一的管控,不了解范围二、范围三的边界和维度,无法对其进行碳核算和碳减排规划。
4.物业企业考虑环节不全
物业企业主要参与建筑物和项目运营阶段的碳减排管理,没有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在规划设计和前期介入等阶段就开始考虑,导致项目后期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时成本变高等结果,不利于碳管理的落地实施。
1.选择满足当地政策要求的边界确定方法,确定核算边界
2. 鉴定排放源,形成企业碳排放源清单
3. 确定核算方法
4. 收集碳排放核算数据
5. 根据排放源的复杂程度,结合总部和各单位的碳排放核算水平,综合使用集中法和分散法,获得准确的企业碳排放量
1. 分析企业减碳优劣势
2. 分析内外部环境和政策,识别企业减碳机遇和挑战
3. 对上下游碳排放影响分析,总结上下游协同减碳、行业协作减碳重点
4. 制定由基准年、目标年、目标对象和目标力度四个要素组成的科学合理的减碳目标
基于碳管理体系建设、低碳/负碳技术应用、低碳供应链建设、碳资产运营和管理四个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层面来为物业企业定制减碳路径和措施,实施碳减排。另外,为了改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物业企业来说,碳减排应优先于碳抵消。
最后,通过可视化和权威化的认证结果,交付合规的披露报告,进行报告及绩效相关认证。
联系方式:0755-8305660
罗总 13714143375 陈经理 158997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