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则成批量打造专业“温室气体核查员”,为碳评估做强准备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2-05-27


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预示着碳管理正在成为一条新赛道,凭借资源、经验、数据的积累,优先做好碳管理的企业,将会抓住更多机遇。

诚则成作为行业领航者,紧扣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求,基于对碳排放管理的深刻理解,携手专业机构——方圆标志认证集团,为行业有识之士提供温室气体核查员培训服务,并在诚则成董事长陈俊、总经理孙萌萌的带领下,抽调部分团队精英深度参与,打造“温室气体核查”专家团,为“双碳”建设铸就专业基石。



应对气候变化及国际碳市场

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危害波及全球,携手应对挑战已经成为国际共识。

  • 1992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求同存异地建立了国际合作应该遵循的五大基本原则为此后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进程向正确方向发展保驾护航。


  • 1997年:

《京东议定书》诞生,首次确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排指标,并引入联合履行(JI)、国际排放贸易(IE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三种灵活机制,形成了理论完备的国际协议。


  • 2009年:

《哥本哈根协议》达成,提出了需通过减少全球排放将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2℃以下。

  • 2011年:

《德班会议》启动绿色气候基金,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在国际气候变化应对准则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根据本国国情及发展需求部署了碳排放战略,并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形成碳交易体系,如欧盟碳市场等,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通过碳定价促进低碳转型。


中国碳市场情况介绍

为了实现控排目标,2011年国家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深圳、重庆、湖北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运用市场手段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碳市场建设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六大方面,包括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确定控排范围、制定配额方法、建立MRV(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制定履约机制、碳交易管理办法的制定等,确保碳排放权交易有序推进。



其中MRV体系是整个碳交易制度的核心,是确定重点排放单位配额和核定企业履约的基础性制度。为保证公平性,七个试点地区均实现了独立的第三方核查制度,通过公开选聘第三方核查机构对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情况进行核查和确认;各地区按照一定比例对第三方出具的核查报告进行抽查,选择其他的第三方机构或者专家对第三方出具的报告再次确认。由此,碳管理正在成为一条新赛道,碳排放核查专家的需求将面临巨大的缺口。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

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核算、报告与核查体系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石,它直接影响到配额分配和企业履约。在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时,重点依据IPCC清单编制指南、ISO14064及国家/地方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相关标准。


以核算依据为基础,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的开展前应先明确目的、厘清边界

  1



明确核算目的

目前,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核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2


设定组织边界

企业进行业务活动的法律和组织结构各不相同,在设定组织边界时,可采用股权比例法或控制权法界定,在边界内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核算和报告。


  3


确定核算边界和报告边界

根据ISO14064及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企业应该对其直接及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和报告,具体可分类为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



在边界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可以通过追踪产品/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识别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种类,采用计算法或实测法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开展。全流程需遵循相关性、完整性、公正性、准确性及透明性的原则。


尾声

“双碳”目标的实现道阻且长,需要各行各业参与其中。诚则成坚持以实际行动引领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在“双碳”主题公益培训结束后,诚则成链接相关资源和专业机构,打造碳管理人才梯队,精进团队专业力,并为行业提供碳核查、碳认证相关政策解读、方案制定等咨询及培训服务。

诚则成作为深圳市智慧低碳协会副会长单位,诚邀各位有志于为我国“双碳”目标助力的有识之士加入深圳市智慧低碳协会。协会将为会员单位和个人举办各类低碳研讨会、项目对接会、推介会;协助会员企业改造或建设智慧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绿色建筑等,为各位企业实现绿色发展转型赋能。更多协会信息可联系熊先生 13928429920 进行了解。

“双碳”目标不仅展示了我国的责任担当,更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诚则成将以自身的节能减排及专业力量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也期待更多同行者共同努力。

鉴定城市空间服务


让生活浸润桃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