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学励志】| 基于物企视域的养老服务政策背景浅析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2-07-28
清华大学教授董克用近日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中国未来面对的不是人口老龄化高峰,而是人口老龄化高原。”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了我国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有约1.9亿人这个数量超过了同期全球约73%的国家的全国人口总数,而这个数量仍在不断上升,且将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


“9073”格局

面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现状,我国养老需求形成“9073”格局。即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优势分析

基于此格局下,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将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服务模式。该模式的落地,需要丰富的社区治理经验,而物业企业在此领域优势明显:

image.png


邻近性、常驻社区、受居民信任度高、精准识别需求、与主营业务有交叉、在小区有场地等。这六大优势奠定了物业企业的入局基础。

政策背景

助力物业企业发挥优势,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频出。

2000年

政府首次指出养老服务方向,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

image.png

2013年

我国迎来了“养老产业元年”,此后开始建立养老政策法规体系,标准化服务体系。

image.png

2020年

政府支持物业企业探索“物业+养老”模式。物业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表现,证明其能在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的广阔领域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2年

中央及各地政府相继推出政策,以场地租金或补贴优惠,鼓励物业企业向养老领域深度延伸

image.png


痛点分析

社区居家养老业务存在众多痛点,阻碍着物业企业入局。


运营模式

养老服务有需求,但要把客户的消费意愿转化为支付能力,中间还存在缺口。物业企业社区养老仅聚焦本社区,其订单密度和额度难以支撑可盈利的商业模式。统筹周边养老需求,形成规模效应,需要社区、街道等基层组织发挥更积极作用


服务场地

养老场地方面,老旧小区养老用房设施缺乏、规划用地被占用;社区公共用房转为养老设施遇到业主阻拦、遭遇“邻避效应”;租赁商业用房运营成本增加、补贴政策不明确,都是社区养老面临的现实问题。


专业技术

养老服务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康养护理等通常认为应由具专业化背景的人员来承担。在客户心目中,物业企业是否有能力提供养老服务,存在疑问。


资源整合

另外,目前养老行业管理面临着多部门对接,物业公司对接房管部门,养老机构对接民政部门,社区活动在一些城市由社区治理委员会管理,实现资源打通整合,需要多部门及时联动协调


养老需求攀升,物业服务企业如何凭借自身的社区流量密码切入养老赛道?7月30日诚则成2022年度第六次公益培训《养老产业如何撬动物业服务发展的第二曲线》,黄娜博士将讲解养老产业的政策指引、客群需求、医疗与居家的链接以及科技如何赋能养老服务。快扫描海报下方的二维码报名吧。